8大螺旋藻品牌 6个“铅超标”
检测报告显示,部分样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N新华 广州日报
海都闽南讯 “铅超标820%”的保健食品螺旋藻,竟是经审批许可、被戴上“蓝帽”认证标志的合格产品。“新华视点”记者历时数月调查发现,“绿A”、“汤臣倍健”、“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清华紫光(金奥力)”等螺旋藻“蓝帽”产品,涉嫌“重金属铅含量超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3月27日表示,已责令相关部门召回问题产品,将依法严厉查处涉事企业。【事件】 部分品牌产品 超标820%
“蓝帽”,是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我国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规定,除胶囊、固体饮料外,一般食品中的重金属铅含量每千克不得超过0.5毫克。
记者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药店、超市、商场的保健食品专柜,购买了8大品牌的螺旋藻“蓝帽”产品,并送权威机构检测。结果显示,有6个样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尤维斯”超标20%、“绿A”和“清华紫光(金奥力)”超标80%、“汤臣倍健”超标100%、“圣奥利安”超标200%、“康特力斯”超标820%。【内幕】 涉事企业质控不严
近日,记者来到“清华紫光(金奥力)”螺旋藻片的生产企业,在其“螺旋藻加辅料”生产车间,记白癜风的危害有哪些者问:“辅料中是否含铅?”企业负责人答复说:“有检验报告。”但记者随后查阅,并未发现“辅料重金属铅”的检测结果。
而谈及螺旋藻中铅含量的“国家标准”,企业负责人找来的“技术代表”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企业规定,为确保螺旋藻片的铅含量不超标,所购原料螺旋藻粉的铅含量每千克不得超过0.5毫克”。然而,原料厂家提供的检测文件显示,螺旋藻粉的铅含量为每千克1.13毫克。
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与送检“铅超标”螺旋藻片属于同一批次的“出厂产品检验报告”,该报告并无铅含量的检测结果,但“成品检验结论”一栏却显示“合格”。
既然是不合格保健食品,又为何能得到“蓝帽”?调查发现,企业大都通过中介机构来申报。【延伸】“蓝帽”审批 背后隐藏利益链
记者调查发现,“蓝帽”审批的背后,存在着一条从申报企业到中介机构,再到审批部门的利益链条。
据某螺旋藻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该企业平均每个“蓝帽”产品的中介申报费用为30万元至50万元,迄今共花费1000多万元。
而中介机构的员工也“叫屈”:向申报企业收取的“技术服务费”,有相当部分被检测部门或审批部门“权力寻租”了。
针对“蓝帽”审批的“内幕交易”问题,国家食药监局保化司司长童敏透露,正着手改革审评制度,或将实施电子审评和盲评,实现公平公正,节约行*成本。【动态】汤臣倍健回应:螺旋藻符合标准
昨日,广东汤臣倍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媒体发来声明,就螺旋藻片相关报道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下:一、作为一家上市企业,汤臣倍健严格按照国家保健食品GMP标准进行生产,具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汤臣倍健对所生产的螺旋藻片每批都进行自检,检测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同时,汤臣倍健定期将螺旋藻片送往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
二、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汤臣倍健螺旋藻片经由珠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3月3日抽样,送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汤臣倍健螺旋藻片符合质量标准。汤臣倍健也希望有关监管机构尽快将检测结果予以公布。
相关阅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