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游学参访拜见德高望重的赵文竹老先生 [复制链接]

1#

年10月8日,丰金书院志愿者与家风家道师资班学员,到烟台福山区拜访赵文竹老先生,赵文竹老先生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农村,少年失学,自学成家。倡导"艺术为人生,人生即艺术"的创作理念。曾以独创之玻璃画、水泥画闻名于世,在四十不"惑"之年,豁然悟道后归隐燕山。

很荣幸,赵老先生回到老家烟台福山,上午九点,我们顺利抵达赵先生居所,虽是深秋,但周围依旧青山绿水,几间平房,依山而立,院子种的各种蔬菜,几只小鸡悠然自得。

赵老先生带我们参观画室,在与先生长达三个小时的交谈请教中,赵先生提到了他的童年,并与我们分享了他与绘画的缘分,以及现在与世无争,完全放下、悠然惬意的心态,令我们一行十几人受益匪浅、感悟颇深,先生那慈祥的脸庞,和蔼的笑容,那种无世无争的祥和,至今记忆犹新。

回到书院后,参与此次拜访赵老先生的所有家人,在第一时间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让我们一一感受此次拜访赵文竹老先生的成长感悟。

刘雪松学长

聆听赵老先生的分享,重新明白放生的定义,真正的放生,不单单只是放下生命,还要放下对别人的怒恨怨恼烦,那才是真正的放下,不记恨别人,并学会感恩。

隋雁飞学长

非常感恩此次拜访机会,感恩书院,感恩赵老先生,让我明白了,自己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在一起,与智者同行,会不同凡响,与胜者为伍,会勇攀高峰。

马学昭学长

今日一见,老人家精神矍铄,气宇轩昂,老先生的画辽远、空旷、博大、深邃,而且图案绘画及其吸引人,让人产生很多遐想,他的一块石头,就像宇宙世界,是自性,更像道,他隐居23年,看破红尘、放下名利,做一名真正的隐士。

于佳顺学长

听说拜访,本以为只是个画家而已,没想到一见面那种仙风道骨的感觉,令人钦佩,让我受益最深的就是,赵老先生说的放生,放下自己对人的仇恨,我们手里放的生命很难存活,从根本探究自己,是在放生还是在造业。

高以会学长

明白要先做好人,先奉献,刚到村子里就感受到老人家的魅力,当我们向村民问路时,听到是去赵老先生家,村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骑三轮小摩托为我们带路,是老先生的德行感染了村民,也感染了我们去拜访的每个人。

于秀明学长

赵老先生讲的都是道,是一不是二,让我学会了什么是谦卑,之前内心中还无目无尊长、很傲慢的心性,看到老先生的德行,自己被深深的折服,实在是佩服,现在知道艺无止境,当你开始成全别人时,别人就来成全你了,钱是修来的,不是挣来的,所有的不顺都是自己造成的。

段永华学长

听赵老先生一席话,让我找到了心静的感觉,以前很急躁,总是催促别人,赵老先是一个修行人,他待人亲切,心是清净的,老先生的每一幅画都很自然、平静,他很慈悲,平等待人,老先生说,心安即是家园,自己要心安,别人才会心安。

李培欣学长

自己之前一味的去赚钱,今天听老先生说,钱是积福积来的,攒不住钱是福分不够了,吃亏是福,光学知识不行,要去实践,不能为自己而活,不能白来一趟,现在理解过往的事情,都是自己曾经的脚印。

聆听完每位家人的分享后,李主任做了简短的总结,我们为人要平易近人,善待别人,引领善风,改变民风,诸善奉行,诸恶莫作,感恩此次拜访之旅,让每个人受益颇深,感恩赵老先生的倾囊相授,感恩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相遇,人生是减法,像赵老先生一样,学会放下。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