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好不我国农产品形成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
从农业部农垦局近日在北京组织召开的“建设现代农业,发挥示范带动”专题座谈会暨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了解到,我国农垦系统基本形成了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
据了解,全国农垦在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强推进农业规模化以及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从2003年开始,农垦系统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农产品质量追溯试点工作。2008年,在财*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垦系统正式开始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建设工作。目前已在25个省的220个农垦、热作及地方企业建成并正式运行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400家企业初步实现质量安全可监管;全国农垦可追溯种植业产品规模达430多万亩,可追溯养殖业产品规模达4291万只(头);追溯范围已覆盖谷物、蔬菜、水果、茶叶、肉、蛋、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
会上,农业部农垦局长李伟国介绍了十六大以来全国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方面取得的成效。
据了解,农垦系统围绕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示范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着力加强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快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一是主要农产品大幅增产,保障粮食安全贡献突出。2002-2011年,农垦粮食总产从1498.9万吨增加到3198.7万吨,翻了一番多,占同期全国粮食增量的14.9%,十年间连续跨越了30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和600亿斤四个台阶。二是农业装备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全国领先。2002—2011年,农垦农机总动力从1244.5万千瓦增加到2283.9万千瓦,年均增长7.0%;大马力、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的农业机械快速增长,部分垦区主要农机装备达到国内甚至世界先进水平。三是农业科技和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样板示范作用显著。2002—2011年,农垦农业科技贡献率从50%提高到56%,优良品种率从85%提高到98%,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化栽培快速推进,如黑龙江、江苏等垦区主要作物已实现全程标准化生产。农业生产力、土地产出率大幅提高。目前粮食亩产达到460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多公斤。奶牛规模饲养率64.4%,生猪规模饲养率76.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4和10.7个百分点。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场99个,“三品”品牌认证1866个,创建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616个。
农业部相关司局,来自25个垦、热区的主管部门领导、企业约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黑龙江、安徽、辽宁垦区和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的代表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的9个经贸合作项目在会上签订协议,合同金额20.65亿元。100个参展企业代表举行了“诚信守法、保障安全”倡议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