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机穿越乌云,降落在上海埔东机场之后,我走出机舱,看到被灰蒙蒙的尘土所笼罩下的上海;当从上海回到我心目中的那个像小珍珠一样精致的海滨城市——青岛之后,我的心情竟然如此的沉重。
因为美国二十天的旅行,大大改变了我之前对美国的认识。
我在美国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了四个城市,对美国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深入,但是美国干净的城市环境、精致的房屋建筑、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家庭中浓厚的亲情,以及田园一样的生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受去美国之前对美国的片面认识的影响,在美国的二十天里,我的心情始终保持一种紧张防备的状态。美国的枪支泛滥是造成我心情紧张的主要原因,但是儿子告拆我:“美国的安保措施一点不比国内差,只不过是美国的坏人用枪,中国的坏人用刀”。
从美国回到青岛,原先我眼中的那个像珍珠一样精致的海滨城市,竟然变得如此的粗糙。
有朋友问我,你去美国回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中国与美国相比,至少要落后三四十年”。
因为中国在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从物质生活上来看,似乎是什么都有了,有些东西比美国还要先进,但是那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如此的粗糙和不堪一击。如果推倒重新来,势必要经过几十年。
一夜之间,平地起高楼,这在中国各大城市是常有的事情,所起的高楼,经过几年的风吹日晒,墙皮脱落,砖瓦裂缝,比比皆是,只经过几年,新楼房已经变得不堪入目。
由于城市布局不合理,各大部门,没有一个全盘统一的规划,导致同一条马路,每年反复铺设又挖开,是常有之事,这直接导致了马路变得坑坑洼洼,破损不堪。
美国城市与乡村,上百年的房屋建筑比比皆是,但是依然像新房一样完好无损,城市马路与乡村道路,平整完好如初。美国的食品是安全的,中国的食品安全成为最大的问题。
美国的富人生活是在不动声色之中的,一口健康的白牙,一身健康的古铜色的皮肤和健美的身材,还有每年捐给慈善协会和教堂的捐款,是美国富人所追求的。
在美国,很多人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家人的照片,其乐融融的合影透露着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下班后和周末都属于家人的,所有的节日也是一家人在一起。
在美国买房,基本指的是买独立的房,也就是国人眼里的别墅,产权是永久的。
在美国,生命是第一位的,生病就应该休息,带病坚持工作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别人的不负责任,因为你的不健康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写到这里,我眼中的美国应该结尾了,但是总感到还有什么事情没有交待清楚一样,让人胸口感到憋闷。仔细想来,应该是我写《我眼中的美国》的起因“中美贸易之战”没有交待清楚吧!那么中美贸易之战到底会怎么样呢?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建国初期来自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的移民,是一批胆大包天,能闯敢干的殖民者,加上之后不断地吸引来自世界各国最优秀的人才,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积极向上,勇于为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做斗争的秉性”,都成为美国日后不断地扩张和掠夺的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为了发展国家经济,引加大了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其中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量最大,中国与美国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相互竟争,又相互依赖的关系。
中国与美国这种新型的关系,避免不了为了各自的利益与发展,不断地产生新的摩擦与合作。也就是说:“中美的贸易之战”永远会伴随在两国的交往之中,有时求同,有时存异。
注:对本文感兴趣的朋友,如果错过了之前的章节,可以在本文后继续看全集
作者:文竹
审稿:海燕
图片:清风
编辑:文竹
我眼中的美国1
年5月,我去美国参加儿子的本科毕业典礼之后,一直想写点什么,可是迟迟没有动笔,原因是:内心一直在纠结,不知该站在什么角度去写美国,所以就此搁置了。
最近,因中美贸易开战,铺天盖地的消息,让人眼花缭乱:印尼的货币崩盘、阿根延比索崩盘、委内瑞拉是这样、土耳其是这样,所有这些,都与美国脱不了干系。世界经济不太平,我开始变得忧心重重,美国,一个建国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猖獗、如此兴风作浪呢?我重新翻阅美国的历史,研究美国的文化,回忆在美国的亲身经历,以及在美国所看到的和所想到的,那么我眼中的美国是怎样的呢?这得从我去美国大驶馆办理签证说起:
年春节过后,元霄节的那一天,我准备好了所有签证所需要的材料。乘坐早七点的动车,从青岛站出发,前往北京,美国驻中国北京大使馆,办理去美国的签证。
火车上,我将签证所需要的材料,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生怕出现什么纰漏,当确定所需要的材料,百分之百没有问题之后,我将头扭向车窗外,看着车窗外飞速滑过的景色,竟然是千篇一律的尘土飞扬、村庄和树木被*土所笼罩,我的内心也变得灰蒙蒙,没有喜悦的感觉,火车经过六个小时高速的运转,在北京南站停靠,我下了动车,转乘地铁,几经换乘,终于到达了美国大驶馆附近,由于我的签证时间是正月十六日下午两点,所以我没急于先去大驶馆,而是找了家青年旅社入住,经过简单的洗漱和用餐后,去附近的“秀水街”转一圈。时间将近六点的时候,北京的上空开始出现礼花,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推移,礼花越来越多,鞭炮声音越来越密集,直到北京整个的上空被礼花照耀的如同白昼一样明亮,我才意识到北京的元霄节竟然是如此的隆重,浓厚的节日气氛让只身在北京的我,内心有了些许凄凉的感觉。
第二天早晨七点,我前往美国大驶馆去探路,美国大驶馆离我所住的青年旅社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到,离开馆的时间还有近两个小时,大驶馆门前已经人山人海,排起了里三层外三层长长的队伍。我问其中一人:“这些人都是来办理签证的吗”?那人答:“当然,不然来这里排什么队呢”?我又说:“时间还早着呢,为何来这么早”?那人又答:“到里面去还有好多关口要进行检查”,如果你错过了你的号,今天约的号就白费了”。我转身离去,准备下午早点来。回青年旅社的路虽然不长,但还要经过其它几个国家的大驶馆的门口,门口的人寥寥无几......
中午12点,当我再次前往美国大驶馆门口准备迎接下午的签证时,大驶馆的门前如同上午一样人山人海,我站在队尾处等候,几分钟过后,我转身看我的身后,身后依然又追随了长长的队伍。
我前面的一名女士,带着两名儿童在排队,我问:“你们仨人都是来签证的吗”?
女士答:“是的,我是送孩子去美国上学”。“这么小的孩子就送去美国上学吗”?我又问。女士答:“是的,得早一点送孩子去美国,不然等孩子长大了再去,好的学校、好的工作被先去的人得到了,为了孩子的前途,所以得让孩子早一点去”。
那天下午,我在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等候和过五关斩六将的检查后,终于到达了签证官的面前。签证官是名金发碧眼的白人小伙子,当我把材料递给他,他翻看了几秒钟后,迅速在电脑里打了几个字,然后打印出来一张小纸条,附在我的材料上面,又把材料递还给我,我低头看纸条,纸条上是被拒签的标记,我问:“什么原因拒签我”?他答:“N0”我说:“我是去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的,是美国大学邀请我去的,材料里面有邀请信”。他继续说:“No”
我就这样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轻而易举的被美国签证官拒签了。
我眼中的美国2——第二次签证
九月十日教师节期间,马云宣布将退出阿里巴巴,加上前些日炒的沸沸扬扬的刘强东案,这一周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马云的退位及刘强东的案件,到底是真是假呢?其中缘由有没有人在人为的操控呢?会不会又是美国在从中兴风作浪呢?马云、刘强东,目前中国这两个世界级的商圈中重量级人物,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他们是中国企业界的领头羊,是中国经济界的领袖人物,如果连他们都被美国所操控,那么我国的经济不容乐观。
今天请大家跟随文竹的笔,继续去看美国。
年元霄节的第二天,我去美国大使馆被拒签一个月之后,我第二次踏上了去美国大使馆办理签证的路。因为美国有我的儿子在等我,他在期待着我去参加他的毕业典礼;再就是我对美国这个西方的花花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急于去揭开那层神秘的面沙。
第二次去签证,我遵从同事的嘱咐:“你去办理签证,要穿的好点,别穿的跟大妈似的”。所以我精心地打扮了一番,因为北京的天气虽然没有了上一次严重的雾霾天气,但是乍暖还寒的天,还是让人寒意不减,我挑选了一件有气场的*绿色毛泥大衣穿在身上,头戴一顶与大衣相配的貂皮帽,脚蹬一双高筒马靴,腋下夹着公文包,抬头挺胸,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入美国大使馆。
这次,大使馆门前只有十几名人在等候,因为我比预约的时间提前三小时到达,所以大使馆门前等候的人寥寥无几,等大使馆开门,回头看我的身后已经是人山人海,与一个月以前排队签证的盛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我排在了最前沿,所以大使馆一开门,我顺利地被第一批放行,进入大使馆之后,很快我又进入了面签的最后一关。
这次面签,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所以在排队面签的时候,我先去前方十几个面签官的窗口观察了一遍,只见上次拒签我的签证官仍然在最里面的窗口,如果按我所排队位置的顺序,还是要到他的窗口去面签,到他那里,恐怕凶多吉少,所以我借故上洗手间,把我的位置让给了排在我后面的人,我换到了他的位置。
轮到我时,我走向前看了一眼签证官,签证官一脸的笑容在打量我,这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年轻美女,看着她那阳光灿烂的笑容,我紧张的心情顿时松弛下来,自然也笑容满面的迎接她,经过简短的交流之后,她问我:“有没有和儿子的合影照片”?我从公文包里取出备用的照片递给她,她看了看我,点头微笑,很快,签证通过的记录交给了我,前后不到一分钟,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美国大使馆的门。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前后只差一个月,我所携带的签证材料还是上一次准备的那套材料,面试时间的长短与上一次的时长没有什么不区别,都是一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什么上次拒签而这次能够通过呢?
仔细想来,主要有如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第一次签证的天气是一个雾霾严重的天气,而第二次签证的天气是冬季里北京少有的蓝天白云的好天气。雾霾让签证官的心情差到了极点,所以把坏心情转嫁到了中国人身上;少有的好天气又让签证官喜形如色,顺利过签。
二是,精心打扮,自信满满地站在签证官的面前,是大有必要的。
美国大使馆签证的遭遇,给我留下了对美国的初步印象:“一个浮躁的国家,一个缺少文化内涵的虚荣的国家”
签证成功之后,离我去美国的日子还有两个月,在这两个月当中,我便开始精心准备......两个月之后,我是否能够顺利地到达美国呢?下周三继续讲!
我眼中的美国3——飞往美国
近一周,中美 争不但没有停息的迹象,而且还在逐渐升温,如果 争继续打下去,无论谁胜谁负,对谁都没有什么好处,最终买单的将是两国的老百性。
二战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美国对我国的*策是怎么样的呢?美国对我国的主要*策是:“和平演变*策”,美国想不用一刀一枪,将我国演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美国的和平演变目的达到了吗?美国又是怎么样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呢?请跟随我的美国之行来解读。
年5月3日凌晨4点,我被一阵急促的玲声惊醒,我没有和往常一样懒床,而是迅速起床洗漱,因为我要乘坐从青岛流亭机场发往上海最早的一班飞机,再由上海转机飞往美国。
我的洗漱速度比平日快了一倍,性急的先生站在一边还在不停的摧着:“快点、快点、晚了、晚了……”
先生开车将我送到青岛流亭机场,过了安检,我与先生道了别,踏上了飞往上海的飞机,九点不到,飞机降落在上海埔东机场,我拖着大包小包走入国际航班休息区域,我要在那里等待三小时,然后乘坐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第一站飞往美国芝加哥。
我找了一个空闲的坐椅坐下来,找出提前准备的英语口语应急手册翻看着,并小声的背诵着。
“这里有人吗”?我的耳朵里传来了一名女声。我抬头看,是一对文质彬彬的中年妇夫,夫妇在我身边落了座,我们经过交流,知道这对夫妇是南通大学的教授,是去美国看儿子的,儿子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已经在美国工作两年。
在和这对教授夫妇开心的聊天中,我大至了解了他们眼中的美国,这让我更加期待,快一点去解开美国那层神的面纱。
登机的时间终于再次来临了,由于我已经将大件行李提前托运,所以一身轻松的由登记口直接上了飞机。虽然经常乘坐飞机,但乘坐国际航班的大飞机,这还是头一次,所以登机时感觉很新奇,我看着眼前的飞机内仓,比平时所乘坐的飞机大了一倍,中间多了一排四人坐椅。穿梭于飞机通道中的乘务员也与国内的飞机上的乘务员大不一样。国内飞机上的乘务员一个比一个漂亮,而这架飞机上的乘务员竟然是一名年长色衰的中年女性,脸上的表情虽然柔和,但缺少了国内飞机上乘务员那标准的笑容,我的内心不免有些遗憾,期待已久的,在国际航班上看国际美女的想法泡汤了......
我找到自己的坐位坐下来,我的位置靠通道,靠窗的位置已经有一名白人女性就坐,见我过来,她欠了一下身体,算是跟我打了招呼。我坐稳之后,开始打量周边的人,并跟他们打招呼,通道右侧的是一对和我年龄相仿的中国夫妇,这对夫妇是厦门人,在美国已经十五年,男的目前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女的是一名医生,这次回国是应邀去厦门大学讲学;这对夫妇右面所坐的是一名怀抱孩子的农村妇女,这名妇女是去美国投奔亲戚的。我看着眼前这名不起眼的农村妇女,从心底里佩服她可以走出大山,飞往美国的勇气。
飞机开始慢慢滑行,几分钟过后,飞机开始急速冲刺,瞬间拔地而起,渐渐升入高空。我将头扭向窗外,看着下方中国最大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远方。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冲入更高的空中,我俯看飞机下方的云彩:似雾、似山、又似海。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内心波澜壮阔,因为再有十几个小时,我就要到达美国这个西洋国度,我就要见到我日夜思念的儿子。我眼中的西洋国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下周三再继续讲!
年9月19日
我眼中的美国4
3月2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宣称依据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事业对美投资并购。中美由此拉开了 的序幕,算起来迄今已有半年,半年来 不断的大升温,近一周中美 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上周末 似乎有平稳并停止的迹象,因为双方已经达成共识,美国财长公开表示,双方不打 了。没过两天,正当中国老百性还沉浸在中秋佳节欢乐的气氛当中时,美国向中国送来了一份“厚礼”,宣布对中国的亿美元输美商品征收10%的关税”。随即中国“回礼”,对美国亿美元商品加征10%或5%的关税。
美国这种出尔反尔的秉性到底是为什么呢?请继续跟随我的“美国之行”看美国。
从上海埔东机场乘坐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经过13个小时的飞行,到达美国芝加哥。飞机上闲来无事,我再次找出英语应急手册背诵,以备美国机场过关时会能用得到。当飞机开始在高空中平稳的飞行时,中年空中服务员送来了第一次茶点,我咬一口甜点喝一口咖啡,甜点太甜咖啡太膻,竟然难以下咽;我期待着正餐的到来。当服务人员再次送上正餐的时候,我彻底对美国飞机上的餐饮失望了。早就听儿子说过“美国的饭难吃”,可是不知道会难吃到难以下咽的程度。
我开始昏昏欲睡,因为第一次长时间坐飞机,身体开始出现极为不舒服的感觉,双腿卷曲在狭窄的空间当中,膝盖开始疼痛难忍,双脚开始胀痛,我从包里找出拖鞋换上,站起来,在机舱的过道里活动一下筋骨,再次回到座位上昏睡。不知过了多久,右边回厦门大学讲学的教授用手将我推醒,并对我说:“服务人员刚才又来送餐了,要不要帮你要一份?”。我苦笑着对他说:“算了不要了”。因为我实在是不想再吃这驾飞机上的饭。
我期盼着飞机赶快到达。终于,飞机盘旋在美国芝加哥的上空了,我想象中的美国就要变成现实了,飞机慢慢地往下降落,我透过飞机的玄窗看向美国芝加哥的土地,美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无数次的想象美国的样子:“高楼栉比的大都市、金碧辉煌的宫殿、五彩宾芬的霓虹灯、吵吵闹闹、熙熙攘攘的人群、人群中各色红男绿女张扬的穿衣打扮、开放的性生活所导致的没有父母管教的孩子、没有人情和家庭观念的美国人......”
我放眼看向美国芝加哥的机场:似乎眼熟,好像是在哪里见过,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电视剧里呢?又或是在梦的场景里见过呢?想来都不是,因为从上空往下看芝加哥的机场,与青岛流亭机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空旷的田野中,一栋椭圆形状的建筑,这就是美国芝加哥的机场了。
飞机经过缓慢降落,当飞机与地面贴近的一刹那间,飞机剧烈的颠簸并急速的滑翔,终于慢慢的停止下来……我急不可待地走出机场,走向机场的大厅。
机场大厅没有想象中的宽阔,比国内的机场大厅低矮狭窄并昏暗,由于昏暗使得机场大厅呈现出衰败贫穷的模样。我的心开始下沉,这难道就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机场吗?这难道就是国人争先恐后的想来一睹风采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吗?这难道就是我国大批的留学生首选留学的地方吗?我送儿子来美国读书是不是选错了地方呢?我带着这种疑虑走向出关的关卡......
接下来我眼中的美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下周三继续讲。
年9月26日
我眼中的美国5——撩开美国神秘的面纱
世界经济不太平,近一周,整个欧洲又陷入了动荡之中,欧洲的火药桶意大利,股市、债市暴跌,*局动荡,如果意大利的危机得不到控制,会波及整个欧洲;美国严厉要求欧洲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这将使得欧洲变成能源孤岛,未来随时可能爆发严重的危机;中国与美国的 还在继续,中国的专家、学者纷纷献计献策,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将何去何从,请继续跟随文竹的美国之行去解读。
我于年5月3号,乘坐美国航空的飞机,经过13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到达了美国芝加哥的机场,踏上了美国的土地,美国的机场,不但没有给我带来一丝惊喜,反而让我对美国经济的繁荣产生了怀疑,因为机场内狭窄昏暗,没有国内机场的繁华和人声喧嚣,过关的人群,悄无声息并有秩序的排队等候,看着前方各个关卡口台前的服务人员黑色和白色的皮肤,以及那青一色的机场服装,我的内心有一股莫名的紧张情绪来袭,我环顾前后左右,想找人说说话,来冲淡这股紧张的情绪。我看中了后方的一明*皮肤的年轻女子,我想她应该是比较好的聊天对象,于是我主动搭讪:“姑娘,你是哪里人,是一个人来美国吗,是来上学的吗?姑娘告诉我她来自上海,是为中国与美国合作的公司洽谈业务的。一来二去,我和这名上海姑娘聊得很投机,我内心的那股莫明的紧张情绪也平息了下来。我和上海姑娘继续低声聊天,不知不觉我俩到了关口,抬头见面前黑皮肤的男服务员,我的内心又开始处于紧张状态,我对姑娘说:“姑娘,你到我的前面来,你先过关,因为我第一次来美国,英语不好,担心关卡人员不让我过关”。上海姑娘到了我的前面,并对我说:“阿姨没事,我先过关口,之后我会站在那里等你,我可以帮你翻译”。上海姑娘到了关口,用流利的英语跟黑人服务员对话,服务员为其办理手续,最后上海姑娘将大拇指在机器上扫描手印,并顺利出关,我向她挥一挥手,示意让她走。
到我了,我就要出关了,我将要踏上美国的土地了,我马上要见到我两年没见的儿子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勇气从我的心底升起,我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走向关卡的服务人员,我不再惧怕,我将手中的机票、护照及出关需要的证件递给服务员,我眼睛盯着面前皮肤如炭一样黑,牙齿如雪一样白的服务员,我用在飞机上背了无数次的一句英语说:“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