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另一种花语 [复制链接]

1#

说到花语,可能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总会时不时从报刊、网络上看到一些,比如百合代表着纯洁、优雅,满天星代表着幸福、幸运,茉莉代表忠贞、质朴,而鸡冠花则是代表着期盼、等待,一则则花语让人感觉到花儿所带来的温馨和美好。这些花语都是由花本身所给人的印象得来,但,还有另一种花语可能却被人所忽略。

周末的时候,偶然发现一直放在阳台上的那盆芦荟长得至少有五六十厘米高,以前的那个塑料花盆显得小了很多。刚好家中有一个大的空花盆可以用,于是便想着帮它移到大的花盆中来。本以为把泥土松一下,芦荟就可以移出来,可是费了半天力气,芦荟还是不出来。无奈之下,只好沿着小花盆与泥土之间,用花铲松动一遍,好让芦荟连着整盆泥土一起移栽到大花盆中。可是,当我拔出芦荟和连在一起的整盆泥土时,我看到的景象是,芦荟的根竟然按着花盆的形状,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地布满了泥土的外延,无论从花盆形状的泥土哪个方向看,所能看到的都是这棵芦荟的根须,似乎泥土并不存在一样,我为眼前的景象惊叹。想起来,当初这棵芦荟连着小盆一起被买回家中,也就不到20厘米高,也许外表太过普通,没有多长时间,就被我丢在阳台的角落里,难得过问一下。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它就一直安静地在阳台上,没有被过多关照过,只是隔了好久发现它,才会想起浇一次水。很惊奇它不但一直活着,而且不到两三年的时间,竟然长高了有三倍之多。而今天,当我看到它的根须之时,我有一种难以自抑的感动,为了这份生长,它付出了多么顽强的力量。没有被精心呵护,只是在一个角落,有雨雪,有烈日,有狂风,连容纳它的花盆都显得过于狭小,这些都依靠着它自己来战胜,默默地生长,默默地茁壮,这是多么伟大的生命力啊。比起室内的文竹、君子兰,还有马蹄莲、橡皮树,芦荟很普通,也很不起眼,可室内的这些花虽然有着时时的照料,但不是长得缺少生机,枝叶稀少,就是养不过一年半载就枯萎死去,而放手不管的芦荟却显得多么强韧。相比之下,这是一种怎样的花语?让花儿离开温室,离开我们时时不放心的注视,它反倒长出了精神,长出了强大得令人生畏的紧紧抓住泥土的根系。风雨吓不住它,狂风吹不倒它,干旱也渴不死它,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它就会有一百倍的努力。这才让它成为了大自然中的胜利者。

这是一种会被我们忽略的花语,却可以带给我们更深刻的启示。身为教育者,我们面对的孩子,不正是如同花儿一样吗?怎样的教育才能给孩子更强大的生长的力量?不是我们将一个个解决困难的方法告诉他们,将一个个要小心谨慎的注意点提醒他们,也不是拉着他们的手,不放心他们一个人向前,担心他们意外的摔跌,不经意间,我们把孩子当作了温室的花,在我们的百般精心照看下,他们真的可以生长得茁壮吗?其实未必。只有经历过,才知道烈日下怎样让自己不被灼伤,寒风中怎样的奔跑才可以让自己取暖;也只有没有了依赖,才真正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面临的问题如何解答,自己的脚应怎样踏实每一步。所以,有时候,我们的放手,带给孩子的并不是无助,可能恰恰是促进他们付出“一百倍努力”来证明自己的最佳时机。早一点独自面对风雨,才有可能早一点把自己的“根”牢牢地扎进泥土的深处。细细回想,我们究竟又是怎样做的呢?在我们责怪孩子没有耐挫性,没有独立性,总想着没有压力,没有竞争,常常感情用事,心理脆弱时,问题的根源原来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另一种花语,带给我们另一种教育的眼光:面对孩子,不是必须呵护的双手,不是时时遮风挡雨的依靠,而仅仅更多的是一路的陪伴,一路的守望。他们的精彩,真的并不会由我们创造。有时候,放手和信任,同样是对孩子的成长负责,磨炼和挫折,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教育。芦荟花语,带给我们对教育的有益的启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