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不在远方传喜法师访赵文竹大居士行记 [复制链接]

1#


  年11月27日上午,传喜法师一行拜访了位于北京昌平,堂号“草香庐”的赵文竹大居士。他所隐居的房舍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往北延伸一百公里的燕山大佛座脚下。在这个简陋朴素的小院,他已经生活了十九年。


  赵文竹居士高兴地与法师分享了自己的学佛经历,与观世音菩萨深厚的缘份,以及他与当代高僧的渊源。因为“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生活理念,赵文竹有意无意之间创作了大量字画,自年45岁时皈依体光老和尚,求得师父印证之后,才开始正式发表书画作品。


  赵文竹居士与传喜法师相谈甚欢,讲述了他早年也曾为事业奋斗,以画家为业,甚至还办过厂,直到年近四十不惑之年时,却发现自己其实还很迷惑,于是毅然停笔歇画,远离名利,隐居燕山,不问世事,在放下一切、超然物外之后,赵文竹没有了立场,更不受欲望牵制,回过头来却发现身处事外之际,事事都看得清晰明确。


  之后,赵文竹居士随性创作,笔随心走,出版问世的作品已有22本。赵老说,他把字画当成自己的化身,只求对世人有做事为人的启迪,而从不关心它的市场价值。“一根蜡烛如果不点燃,放一百年只是装饰物,生命不奉献,活一千岁只是守尸*。”虽然多年过着隐居山林的朴素生活,赵文竹却并非人们想象中难以寻访的超脱隐士。他用锐利的观世之眼,将世间百态了然于胸,而悯世之心付之于行。最近几年,来拜访的客人越来越多,赵老笑言,“你们都进山了,我就该出山了。”


  赵文竹居士说话带着浓厚的山东口音,表达平实生动,简单风趣,说理明了,蕴含禅机,他说,几年前他曾创作过一幅“颠倒佛”的字画,是因为他认识到,他以前随性而为的字画之所以受欢迎,原来是因为众生颠倒,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表现在字画之中,便创作出引人深思、颇受欢迎的作品。因此,他把众生比喻成为“颠倒佛”。老子恍兮惚兮,庄子晓梦蝴蝶,吕洞宾*粱一梦,太守南柯一梦,还有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这些世人读不懂的梦话呓语正说明:明白了的人说的话都看似糊涂,而糊涂的世人说的却是看似明白的话。老居士言语畅快,听者会心会意,满座皆笑而后陷入沉思。


  作为一位有修有证的居士,赵老始终以护法居士自我要求,面见法师之时,首先顶礼下跪,并自谦护法先要学法,才能护持三宝,且平日言语从不说出家人是非。传喜法师赞叹赵文竹现居士身而说法,他的经历启发我们放下时要心无所住,提起时要心有所用。


  临别之际,赵老赠与传喜法师字画一幅,纸上赫然一只插上了翅膀飞翔的羊,印章署名自称“吉祥使者”,其意义不言面喻。祝愿佛法的弘扬事业在将来的羊年,如同插上翅膀,上青天揽明月,光耀三千大千;愿佛光普照,点亮千万盏灯,辉煌万世太平。

——文字编辑何方摄影万琳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